相信很多女生都明白健康的子宮內膜對懷孕的重要性。目前一致認為,薄型子宮內膜顯著降低胚胎種植率,此外,薄型子宮內膜也是導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我們來一一梳理下,子宮內膜薄對于懷孕的影響及其相關認識。
1、如何判斷女性的內膜功能是否良好?
子宮內膜厚度仍是目前臨床評價子宮內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標!
正常生育年齡女性由于血液中雌、孕激素的影響,子宮內膜的厚度及結構會隨月經周期發生顯著變化。
雌激素可促進子宮內膜的增生,孕激素可促使子宮內膜發生特殊的妊娠初期變化,或改變子宮內膜的性質,使之具有產生蛻膜的能力。排卵后隨著孕激素分泌的增多子宮內膜由增殖期進入分泌期。
增殖期:也就是在月經周期的第5-14天,內膜從0.5mm增厚到3-5mm,有的可以達到8mm;
分泌期:也就是月經周期的第15-28天,內膜厚度可達10mm,個別可達14mm以上。
絕經期:絕經后由于子宮內膜萎縮,內膜厚度<5mm。
所以,您的子宮內膜厚度是否正常,要根據月經周期哪一天做的檢查以及是否絕經來判定。下次說自己內膜厚度的時候,一定要加上月經周期。
2、子宮內膜薄為啥變薄了?
薄型內膜意味著土壤不夠肥沃,這就會失去胚胎種植的基礎條件。對于子宮內膜薄的患者來講,尋找薄型子宮內膜的病因并積極治療、提高子宮內膜的容受性非常重要。對妨礙胚胎種植的子宮內膜進行預處理,通過治療使子宮內膜增加至正常厚度,將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及活產率。
而內膜不厚不好主要就兩個原因:內分泌異常引起的內膜生長不良和內膜損傷。
①內膜生長不良:
即當卵巢的內分泌功能異常,雌孕激素減少,不能刺激內膜由增生期至分泌期的轉化,造成的內膜厚度異常。通常臨床上卵巢早衰、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疾病都可以影響我們卵巢的性激素分泌。
②內膜損傷:
即由于人流、引產、清宮、宮內節育環放置等宮腔操作手術操作引起的內膜損傷,若子宮內膜基底層受損、宮腔內形成粘連帶、宮腔形態出現異常、宮內炎癥感染也可以引起內膜生長受限。
子宮內膜可分為功能層和基底層,功能層隨月經周期有增殖脫落的變化,然而基底層是不可再生的!正常月經周期中功能層內膜的再生也依賴于完整的基底層內膜,基底層破壞導致內膜無法修復是形成粘連的重要條件。所以,另一個層面說,如果人流后月經變少,是有宮腔粘連可能性的。而宮腔粘連,意味著子宮正常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都發生了異常改變。
對于人體而言,不正常的必是不好的。子宮存在的意義無外乎是月經來潮和孕育生命,若宮腔內膜破壞,失去正常的內膜結構;或是粘連成了盤絲洞,想必受精卵也是難以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茁壯成長的。
3、子宮內膜薄,總懷不上怎么辦?
(1)內膜生長不良
因為內分泌引起的子宮內膜薄,相對來說更容易恢復,我們可以選擇的治療包括:
①最常用激素補充療法:比如補佳樂、黃體酮制劑如黃體酮栓等,增加雌孕激素刺激內膜生長,一般從最小有效劑量開始,但要醫生詳細評估,根據具體病情酌情調整用藥劑量;單用雌激素時必加孕激素,避免內膜過度增值。
②藥物治療:還可以用萬艾可、生長激素(GH)改善子宮動脈血流量、改善子宮內膜的發育。
③中醫藥:在臨床驗證中對改善內膜厚度有效,虛證者重在補腎滋陰,或濡養精血以調經,不可妄行攻破,以免重傷精血。實證者重在溫經行滯,或祛瘀行血以通調沖任。
(2)內膜損傷
可通過B超及宮腔鏡來輔助診斷,有對有結核感染者進行抗結核治療,有內膜炎癥的病人給予抗生素治療,宮腔粘連的病人需行宮腔鏡下粘連分離。 所以為減少內膜人為損傷,年輕女性應自我注意盡可能不要主動人流、清宮、刮宮等,次數越多內膜基底層受破壞越大,就越易出現宮腔粘連。
注:以上內容改編自生殖醫學空間,如有疑問請聯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