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業績:弱勢持續但情況稍見改善。
受持續的政策改革如兩票制、輔助用藥用量的限制及價格壓力的影響,雖然部份企業業績出現反彈,但整體行業表現持續疲弱。醫藥行業整體收入于2016上半年按年升10%,較2015年全年的9.1%稍有改善,部份由于2015年4季度開始累積的訂單。但在香港上市的醫藥行業公司收入在2016上半年平均增長9.4%,低于行業整體增速,我們認為主要由于由于兩票制引起分銷商去庫存,由于藥品招標引起的售價下跌,對過量處方藥物更嚴格的監管,及較預期慢的藥品招標進展限制了新產品的增長。
兩票制引致的去庫存將在2016下半年持續。簡單而言,兩票制要求醫藥制造商只用一層的分銷商把藥品配送到醫院(從制造商到分銷商為一票,從分銷商到醫院為一票),旨在減低非必要的分銷成本及不被監控的營銷活動。雖然兩票制尚未正式實行,但已引發一些較小型分銷商的結業,小型分銷商的結業間接引起管道的去庫存,對一些依賴第三方分銷商的制造商2016年上半年的業績帶來不利影響。預期兩票制將推廣至更多的試點省份,管道去庫存的問題將在2016下半年持續,中國中藥、四環等藥企將繼續受影響。
價格跌幅在預期內,效果將在2016下半年浮現。上半年完成的藥品招標價格減幅大致在市場預期之內,但由于只有少數省份于上半年實行新招標結果,我們相信加上藥品招標的提速,價格下跌的影響將在2016下半年浮現。
對輔助用藥/大用量藥物的進一步監管。至今已有9個省份推出輔助用藥或大用量藥物的監控名單,政府有明確方向減低中國過量處方藥物問題。如更嚴格的監管在更多的省份推出,有主要產品被列進名單的藥企如神威、四環及中生制藥增長將繼續受打擊。
行業挑戰持續但漸見曙光。雖然預期行業的經營壓力將在2016下半年持續,但我們相信行業增速已達谷底并預期在第四季度開始改善:(1)預期藥品招標將在大部份省份完成,移除藥品價格的不確定性,(2)銷售管道去庫存的完成,(3)2015下半年及2016上半年的低基數。總括而言,我們相信2016年應為行業政策改革的一年,為未來更健康發展的醫藥市場鋪路。
醫藥行業2016年至今落后大市。由于行業疲弱的增長,香港上市的醫藥行業公司股價2016年至今落后大市,主要醫藥公司2016年至今平均下跌約4%,差于恒生指數同期約8%的升幅。
估值溢價仍處高位。醫藥行業現價2016預測市盈率平均為20.2倍,較恒生指數2016年預測市盈率的13倍有55.1%的溢價,雖然行業增長減弱,但板塊較恒指的溢價仍高于2014年至今的平均值。我們相信估值溢價最主要由于較慢的盈利增長預測所致。
具有高潛力產品的領先藥企將較有優勢。預期政策壓力在2016下半年大部份時間持續,我們認為具有高潛力產品的藥企將較小受到政策的影響,故此我們相信石藥、康哲,東陽光及昊等企業仍可維持一個較高的增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