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國家衛計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福建醫保改革經驗被全面推廣,這對藥企未來的市場營銷,將帶來顛覆性的改革和革命性的影響。
國家醫保改革重大突破,就在福建
上述新聞發布會中,新聞發言人宋樹立表示,通過“實踐證明,我們堅持用中國式辦法解決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方向正確、路徑清晰、措施得力、成效顯著。”
國家醫保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這是在福建!福建醫保改革經驗被通過衛計委新聞發布會的方式向全國介紹傳播。
福建醫保改革的重大進展在于實現了通過部門涉及醫療保障的要素進行了大整合,充分發揮醫保的基礎作用、杠桿作用和引擎作用。
醫保基礎作用比較好理解。有關杠桿作用,福建省醫保辦主任詹積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比如在福建省醫保辦成立滿月的時候,10月28號發出了《關于進一步打擊騙取醫保基金和侵害患者權益的通知》,對藥品的生產和流通,包括定點醫院,對醫院和醫生的行為提出明確的約束要求,如果違背和違反就列入"黑名單"。這就是發揮了杠桿作用。
發揮引擎作用就是簡而言之,就是通過醫保控費,打擊“過票、洗錢”,壓縮藥品價格虛高水分,降藥耗價格,調整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并對價格進行監督。這就得將發改部門的醫療價格監管職能拿過來。
醫保統管招標,老百姓都可查到醫院的藥耗進貨價
按照福建的醫保改革思路,醫保將統管公立醫院的招標采購,以往由衛生部門主導的藥品招標管制在福建將徹底瓦解。
今后福建公立醫療機構所采購的藥品和耗材必須通過陽光采購平臺,醫療機構所支出的藥品耗材的直接成本必須通過電子結算平臺進行結算。
不是像現在,哪家醫院到底采購多少,價格多少,老百姓是看不到的,下一步建立藥品耗材陽光采購平臺后,老百姓就可以到網上去看,讓普通老百姓知道其所使用的藥品是什么樣的,大概要多少錢,醫院采購價格是多少錢。
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副司長姚建宏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國家認識更加清晰了,醫保在醫改當中發揮重要的發動機的作用,醫保要進行功能審核,把相關的權利和管理也好,整合到一個部門行使,有利于各個方面形成合力。
藥價穿底,藥企市場營銷現顛覆性變革
就身處醫改中一環的藥企而言,預計藥品采購價格在此前福建招標價基礎上,或將進一步降低,直到見底;醫院由鼓勵醫生多開藥變成監控哪個醫生多開藥、開貴藥、開輔助用藥;藥企再做醫院、醫生的“公關”已經沒有意義;藥品營銷必須改革,學術推廣還要做,帶金銷售一刀切掉。
從醫保改革看,人社部門“三權統一”地接管藥價、招標、支付已呈擴散之勢,特別是“三明聯盟”的40多個地市,最有可能參考、借鑒并率先推動類似改革。
你的藥品價格夠不夠低、療效夠不夠好、有沒進入招標和醫保目錄,這都將成為直接影響藥企命運的關鍵點。
賽柏藍認為,福建醫保改革經驗全國推廣無疑是大概率事件,在兩辦轉發36號文之后,醫改辦在北京立即開展了落實經驗的學習培訓會,特別是醫保改革經驗將被各地參考、借鑒,甚至復制運作。
要全面了解福建醫保,認真閱讀以下的材料必不可少。
詹積富在新聞發布會上但經的福建醫保改革材料
福建省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和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認真落實國務院領導關于福建、安徽兩省先行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批示要求,近期啟動了醫療保障管理體制改革,這是福建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的具體舉措。有關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福建省作為全國首批醫改試點省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改工作,2015年初出臺《福建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閩委發〔2015〕3號),明確了福建省醫保管理體制三步走的改革思路:
即2015年實現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一體化和基金設區市統籌;
2016年實現第三步,即實現城鎮職工、城鎮居民、新農合“三保合一”。至2015年底福建省實現了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一體化。
2016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號),要求各省在2016年底之前,實現兩項醫保制度的“六統一”。
福建省在此之前已經完成了“五統一”,只有“統一基金管理”任務有待完成。“統一基金管理”涉及到兩項醫保制度的合并和機構職能整合,是體制機制改革的硬任務。
福建省分析了全省醫保管理體制現狀,認為應盡可能整合分散在各部門涉及醫保的所有職能,才能充分發揮醫保整體作用。此項改革福建省三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三明市2012年啟動醫改,總體平穩推進,其中很重要經驗是改革路徑正確,首先選擇進行醫保改革。三明的醫保體制模式,歷經4年改革實踐證明效果比較好。
2016年以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21次會議、第27次會議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都充分肯定了三明的經驗,國務院領導要求福建省盡快在全省推廣三明經驗,福建省醫保模式改革,就是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會議精神和中央領導同志的要求。
為此,福建省總結借鑒三明醫保改革經驗,從整合醫保整體職能入手,全面推進醫保管理體制改革。
二、改革思路
從福建省醫保管理體制的現狀看,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制度碎片化和管理分散化。
醫保政出多門、職能分散、“九龍治水”的狀況影響了醫保整體職能的發揮。
如:省人社廳管理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醫保;省衛計委管理新農合、疾病應急救助,負責管理省直廳級以上干部的省保健辦;省財政廳設“兩費中心”(省離休干部離休費和醫藥費管理中心),負責管理福建省離休干部、革命傷殘軍人等的醫療保障;省民政廳管理醫療救助。
部門的多頭管理導致了醫保管理制度難以有效銜接,人員重復繳費,政府重復補助,患者重復報銷,多頭拖欠醫療機構費用,醫療機構疲于應對。各個涉醫職能部門監管醫療機構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
二是醫保支付方式落后。
目前醫保管理的定位主要還是基金運營的安全,醫保大部分的作用還停留在為參保人員提供醫藥費用報銷上,對醫療行為的激勵約束機制尚未形成,合理配置醫療資源、監管醫療行為、引導患者就醫的杠桿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三是醫保與藥品采購分離。
目前,藥采職能大部分在衛計部門。但衛計部門只“點菜”而不“買單”,醫保部門負責“買單”而又無法“點菜”,造成藥品招標單位、醫保部門在藥采方面的職能不清,責任不明。
此外,醫院、藥品供應商、醫保部門之間“三角債”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醫療機構與藥品經銷商直接購銷往來,利益鏈條難以切斷。
四是醫保與醫療價格不能有效銜接。
醫保、醫療服務、醫療價格隸屬于不同部門管理,關聯不夠密切,各自為政,致使醫療服務價格長期難以理順。
此外,醫療項目調價之后,醫保政策不能及時跟進報銷,增加了群眾負擔。
為了解決福建省醫保管理體制的弊端,省醫保整合模式是成立省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財政部門,實行相對獨立運作,并將相關制度和機構職能進行整合。這主要基于三方面考慮:
一是最大限度優化組合。在實現“三保合一”的基礎上,把衛計部門的藥品招標、物價部門的醫療服務價格、民政部門的醫療救助、人社部門的生育保險、商務部門的藥品配送等涉及醫保的職能進行歸攏,解決醫保制度碎片化的問題,提高運行效率。
二是突出醫保特殊職能。醫保不僅是對群眾提供醫藥費用報銷,更重要的是對醫院醫療行為進行監管和引導群眾合理就醫。福建省醫保管理目標定位為“兩專一精”,即相對獨立的專門機構和專業化的隊伍,精細化管理醫保,才能充分發揮醫保的特殊性和整體作用,這也是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管理醫保的經驗做法。
三是增強醫保基金抵御風險能力。把分散在人社、衛計、民政、財政等部門的醫保資金逐步整合,做大資金拼盤,提高籌資水平,增強抵御風險能力。
三、主要做法
2016年7月,省委醫改專題會議作出了改革省級醫保管理體制的決策,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整合機構。由省政府辦公廳發文成立省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及其組成人員,明確了省醫保委由省政府辦公廳、省財政廳等13家單位組成,主任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長擔任。9月28日,省醫保辦組建工作會議召開,標志省醫保辦正式成立。
省醫保辦設有“三處三中心”,即醫保基金管理處、醫療服務價格處、藥械采購配送監管處等3個內設行政機構;下設省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省藥械聯合采購中心、省醫療保障電子結算中心等3個事業單位。
(二)優化職能。將省人社廳、衛計委、民政廳、物價局、商務廳等涉及醫保的職能全面歸攏。新組建的省醫保辦承擔醫療保障相關政策制定、醫保基金監督管理、醫療服務價格談判調整、藥品耗材聯合采購配送與結算管理、定點醫藥機構管理、醫療服務行為監督管理、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等職責。
(三)理順體系。要求各設區市參照省級醫保機構整合模式,成立市醫療保障管理局,掛靠在市財政局,形成全省統一的醫保管理體系。
一是統一醫保經辦管理。各設區市成立市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并在各縣(市)設立由該中心垂直管理的醫療保障基金管理機構。市轄區的醫保經辦機構同步整合。
二是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基金和城鎮職工醫保基金市級統籌。在市級醫保機構整合過程中,要求原為縣級統籌的新農合基金,提升為市級統籌,實現“三保”的基金在同一個統籌層面上,充分發揮基金大數效應,實現 “六統一”。
四、工作打算
下一步,福建省將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福建省整合后的醫保增加了藥品采購和醫療價格調整的功能,為下一步大力推進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付費方式改革創造了基礎條件。要通過支付方式改革,激發醫院堵住浪費、節約成本的內生動力,推動醫院精細化管理。
(二)發揮醫保在藥采中的主導作用。將藥品耗材的采購、配送和結算職能并入醫保,實施“招采合一”,大力擠壓藥價虛高,加大藥品生產流通企業和醫療行為監管的力度,調控醫藥價格,推動藥品流通領域改革。
(三)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在合理控制醫院總收入增長幅度的情況下,將降低藥品耗材費用騰出的空間,“騰籠換鳥”動態地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優化醫院收入結構,提高醫藥總收入的含金量,建立醫務人員合理的薪酬增長機制。改革調價方式,由政府定價逐步向醫保機構與醫療機構談判的定價方式轉變。
(四)整合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將分散在衛計、人社、民政等部門的信息系統進行整合,建立全省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服務平臺、醫療服務智能監管平臺、藥械陽光采購和結算平臺、健全醫保信息公開制度,推動醫保省內外異地結算。
目前,醫保機構的整合僅是醫保制度改革進程中邁出的第一步,福建省還將面臨十分繁重而艱巨的改革任務。福建省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勇于實踐、開拓創新,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