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調查統計顯示:宮頸糜爛的患病人群趨于年輕化,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為年輕女性自我保護意識,衛生意識等都不夠全面,在和愛人同房的前后沒能做好衛生清潔工作,而患上了其他婦科疾病或者宮頸糜爛,一旦患上又羞于啟齒,不去醫院就診。如果患上宮頸糜爛不及時治療,后期嚴重誘發并發癥,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甚至難以挽回的傷害。
為什么宮頸糜爛越來越低齡化?
近年來宮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且越來越年輕化。醫學研究表明,宮頸癌發病率與低齡性生活(﹤18歲)、性伴侶混亂、早婚早育、多次分娩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宮頸糜爛在醫學病理中的概念是“宮頸上皮的脫落、潰瘍”。宮頸糜爛是宮頸炎最常見的表現,主要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其中重度糜爛的表現是乳頭狀、增生型的糜爛,輕度糜爛則是細小、輕微的淺表性顆粒型糜爛。
宮頸糜爛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由人乳頭狀病毒感染所致。 宮頸糜爛發生后,經常會出現白帶增多、粘稠,可能偶爾出現膿性、血性白帶,并伴有腰酸、腹痛及下腹部重墜感,性生活也可能會引起接觸性出血或異味。
性活動過早、性伴侶過多是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地存在著婚前性行為現象,過早的性生活、頻繁地更換性伴侶以及性生活強度過大(每周4次以上),是造成宮頸糜爛不可忽視的原因。
由于婚前性行為大多處于隱秘狀態,加之年輕人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無法創造穩定、潔凈的性生活環境,因此患病的幾率會大大增加。再加上婚前性行為導致多次的人工流產、診斷性刮宮、宮頸擴張術等婦科手術,都可能導致宮頸損傷或炎癥,最后引起宮頸糜爛的發生。
宮頸糜爛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1、清潔過度,部分女性常用較大濃度的消毒藥液沖洗女性生殖器,結果適得其反,造成不同程度的宮頸上皮損傷,最終出現糜爛。
2、多次人工流產,反復人工流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宮頸損傷,給病菌可乘之機,引發宮頸炎。由于炎癥的刺激,局部分泌物增加,宮頸長期浸漬在炎性分泌物內就會引起糜爛。
3、不潔夫妻生活,多個性伴侶:夫妻生活時,陰莖與宮頸有著直接接觸,如果男性不注意夫妻生活衛生,可以直接把病菌帶入女性生殖器,感染宮頸,患上宮頸糜爛。多個性伴侶、夫妻生活強度過大、經期夫妻生活等,也是宮頸糜爛不可忽視的原因。
宮頸糜爛有哪些認識誤區?
宮頸糜爛不是病,而是女性發育成熟后,產生黏液的細胞造成了這種紅色。因此,它是女性健康的標記,越糜爛越健康。所以,檢查出宮頸糜爛的女性不必緊張,更不要與癌掛鉤。這里又出現了一個誤區:因為年輕女性患上宮頸癌的病例多了,大家就被嚇到了。然后有一些不正規的醫療單位也來做宮頸檢查,一檢查就嚇唬病人,說宮頸糜爛了,發展下去會長成宮頸癌,嚇得大家惶惶不可終日。所以我在宮頸癌這個問題上,還要提醒大家一點:宮頸糜爛不是病,更不會發展成宮頸癌。
大家需要有一個共識:第一步,可以先在正規的醫療機構做一個宮頸的細胞學檢查(即TCT檢查),看看有沒有HPV感染。如果沒有HPV感染,就不用擔心了;如果有HPV感染,這時候也不要一開始就用貴重的藥,應該在陰道抹點抗HPV的外用藥。當然,前提是不要繼續接觸HPV的感染。HPV說到底是一個病毒,它到你身體里面感染了這個細胞,如果病毒不再繼續感染,隨著感染細胞的死亡,病毒也就隨之消失了,一個月左右的感染周期就過去了。
假如沒有再接觸感染源,又抹了藥治療,它卻總是不好。那么,病人下一步就要到醫院去檢測一下HPV類型。到目前為止,發現有100多種類型的HPV病毒,能夠使宮頸致癌,但是只有兩個類型是主要的,其他的跟宮頸致癌沒有關系。比如,有的人手上長了一個小疙瘩,平時我們叫“瘊子”,那個也是HPV感染,只不過是另外一種類型的HPV。
我們該如何治療宮頸糜爛?
治療+修復——“手術級”的婦科外用藥
強力殺菌,修復創面
聚甲酚磺醛栓通過強酸和蛋白凝固的病灶燒灼機理強力殺死細菌、病毒,對壞死或病變組織有選擇性凝固和排除作用,能使病變組織脫落,并收斂止血,從根本上促進創面愈合
廣譜抗菌,治療范圍廣
對宮頸糜爛、宮頸炎、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以及器械性創傷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不良反應小,維持陰道酸性環境
聚甲酚磺醛是一種高酸性物質,在陰道內殺死多種病原微生物的同時,不影響陰道乳酸桿菌菌絲及健康的鱗狀上皮,維持陰道酸性環境,提高女性生活健康水平。
安全方便,避免宮頸物理治療
栓劑用藥途經簡單,作用直接有效。安全方便,費用低廉,避免宮頸物理治療,尤其適合未產婦及對物理治療有顧慮的患者。
栓劑優勢
靶向給藥,直達病灶,起效快
避過肝臟首過效應,生物利用度高
使用便捷,無需往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