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0.4萬個,其中醫院3.2萬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0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0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6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門診部(所)24.8萬個,村衛生室63.0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9萬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69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141個。
對比《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現,目前村衛生室數量已減少8000家,是上年減少量的兩倍,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村衛生室在新一輪的浪潮中永遠退出基層醫療網底的舞臺。
村衛生室斷崖式減少,受3大因素直接影響:第一,醫生退休后無人接班;第二,收入難以維持基本生活,自然倒閉;第三,考證后另謀出路。拼命考取執業醫師證、執業藥師證,熬上一定的年頭,心無旁騖地開一家自己的診所、藥房,成了一些勤奮好學的鄉村醫生的成才之路。待到考證歸來,村衛生室的行當已成歷史,被舍而棄之。